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正文 第十八章(三合一)

作者:长梦星野本书字数:K更新时间: 举报错误
    【学期的最后一天,薛步婉还在看着历史书,无他,期末考试第一场就是历史,怎么说都得看一看让自己的分数好看一些。

    虽说理科生似乎抛去政史地来排名,在全市范围内还是用的九科全科,别的学校都没有提前分科,就等着这一场全市联考想要自己的学生考得好看一些,唯独薛步婉的学校敢于在高一上学期的期中就分科。

    主打就是一个勇字。

    惹得薛步婉班上的那群理科生苦不堪言,看着这九科的往届试卷就烦,还要背这背那,顾上了语文和生物这头,顾不上政治和历史的那头,手忙脚乱恨不得直接掀桌走人。

    进入考场的前一刻,谢不晚还在挣扎: "这个政史地考砸了真的不会被说吧不会被说吧!"

    薛步婉无语凝噎,大家都没有看政史地,差的一样差,怎么可能还会给你计算分数,而且人家政史地的任课老师自己还有文科班要管呢,哪有那个闲工夫管你这个理科生。

    “真不会,你都是理科生了,高考又不考政史地,谁管得上你一个理科生考得咋样?还不如关心你的物化生去。”她将历史复习资料放进书包里,表面沉着冷静地走入考场。

    让谢不晚连连惊叹:到底还是历史爱好者,瞧这模样都不慌的。

    其实他并不知道的是,薛步婉心里还在请求历史之神保佑她,从前一天晚上一直求到了现在。】

    地府的抢答大会也布置好场地——古代书院的样子,每个人面前还有一个类似于按键的东西,以方便抢答,准备就绪,就等着薛步婉那边开考,同步进行答题。

    一阵清亮的音乐声后,毫无感情的女声在地府响起:

    "欢迎来到地府第一届‘一站到底’大会,本次题库为现代历史考试试卷,包括但不仅限于中国古代史,做好准备以后,请确定开始。"

    负责人听这一长串就受不了,仿佛回到当年那个英语听力前那跳也跳过不了的“衬衫的价格是九磅十五便士,所以你选择B项”,直接“滥用职权”快进到念题目的部分。

    【第一题,请听题:楚庄王时,不断向中原用兵,与晋国争夺霸主地位。公元前606年,楚庄王伐陆浑之戎,阅兵周疆,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军,楚庄王趁机向王孙满问九鼎之轻重。这反映了什么?

    />A.中央集权得以加强

    B.血缘纽带得到加强

    C.分封制度遭到破坏

    D.宗法制度受到冲击】

    楚庄王: "……"

    这题确定不是在扒他的过去吗?!他看着题,一狠心决定去答题。

    “此题应当是选第三个。”他答道,尽力无视身边那群周朝的天子还有旁边的晋国国君那炽热的目光。

    【正确,春秋之时,周天子的地位逐步下降,诸侯的地位逐步上升,春秋五霸问鼎中原,到战国之后,战国七雄为了发展自己的国土,发动战争,礼崩乐坏,最终在公元前256年周赦王病逝,周被秦所灭,长达515年的东周就此灭亡。】

    东周原来存在的时间这么长的吗?比后面的朝代长命多了,不过这五百多年都是诸侯分裂割据的时代,前有春秋后有战国,却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,各种学说都在这个时候登场。

    儒家法家墨家……到西汉时期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儒家才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    负责人摩挲着自己的下巴,看着身边乌泱泱的人群,每一个人都代表着某一段时间的历史,现在他算是懂了那句“历史书上短短几句话,就是某个历史人物的一生”。

    一句“长达515年的东周”,背后涉及到成百上千的历史有名人物,还没有算上平民百姓。想通这一点后,他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。

    【第二题,请听题: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,“以私恩自裂地,分其子弟”为列侯,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,分别求属于汉郡。材料体现了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?

    A.实行嫡长子继承制

    B.颁布推恩令

    C.设立中朝

    D.设置刺史】

    还没有等题说完,刘彻拍了拍旁边的按钮,这题他熟: “推恩令的那个选项。”

    负责人: "……"

    他默默地提醒道: "请说出具体的选项。"

    刘彻抬头一看: "哦,第二个,朕亲手执行的,怎可能不知。"

    【此题正确,西汉初期诸侯王只能将封地和爵

    位传给嫡长子,尽管在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个人都采取削藩相关的措施,但是等到汉武帝即位时依旧威胁到中央集权,因此在公元前127年,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,颁行“推恩令”。】

    深受到诸侯分裂割据之害的东周天子默默地拍拍掌,他们这算是给后人提供一些经验了,看上去后面的制度基本都是沿用前朝,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改进。

    都是跟各位帝王相关的,也没有什么难度啊,不知道后面有没有上升一点难度的题,给这群人整点具有现代特色的题。

    现在刚刚开始,题简单也没有问题,希望不要难度直接飙升。

    【第三题,请听题:柳宗元认为: “秦有天下,裂都会而为之郡邑,废侯卫而为之守宰,据天下之雄图,都六合之上有,摄制四海,运于掌握之内,此其所以为得也。 (注)"对此理解正确的是?

    A.柳宗元肯定分封制的进步作用

    B.柳宗元极力反对郡县制的实施

    C.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

    D.柳宗元认为秦成功之处在于家天下的实行】

    大家都将这道题交给这道题的本人——柳宗元,此人记忆力应当是极好的,况且还是他自己写的,所以他肯定是能够答出来。

    柳宗元本人回忆半天,也没有回忆出这到底是自己写的哪篇文:“看着十分眼熟,是在下所写,但..…一时间竟是想不起来,时

    间已经过去太久太久了。"

    他看了看,遵循自己的本心,选了一个答案——"应当是选第三个,大唐既已推行郡县制,那必不可能觉得分封制是正确的"。

    【答案正确,此题创作背景为柳宗元被贬至永州,彼时的唐朝藩镇割据,藩镇想要恢复分封制,反对郡县制,分封制论调起头,

    这个时候,柳宗元写下这一篇《封建论》,以此来肯定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其实是历史上的必然。】

    “咦,原来是在永州写下的,惭愧,就记得永州八记了。”柳宗元抱拳坐下,他看着这道题,感觉有些胃疼,想起来一些不太美好的回忆,完全不想想起当年贬谪的经历。

    接下来这道题,好像有一点跟数学有有关系,又好像非常符合..

    远处有两个人吵起

    来了,一看,便是一个诸侯和后面的一个帝王,就分封制和郡县制这一个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,离得太远,只能看得见人影,看不清楚这两个人到底是谁。

    "分封制非是历史糟粕,它存在便有存在的价值,汝看后人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,不也在封一些亲王吗?所以一棒子打死,其实是不可取的!"

    "分封制能够被郡县制取代,只能说明它的确是有些不好的地方,所以对于我们来说,郡县制才是主体,封王只不过次要的,有些人甚至没有实权,因此这件事争论毫无意义!"

    负责人: “精彩。”

    诸侯:"那你说说,为什么这般反驳?"

    帝王:“天子就应该有天子的样子,怎么因为这种事情,而将让皇权低微,诸侯群起?”

    旁边默默中刀的一个周天子出来劝架,让这两个人歇一歇,不要在这个地方吵架,影响别的人做题了。"你一点都不像一个天子,你说什么?"

    周天子: "……"

    【第四题,请听题:"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,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,经济的衰荣,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。”这强调了?

    A.小农经济的重要性

    B.古代农业的落后性

    C.重农抑商的必要性

    D.家庭手工业的重要性】

    一大堆人同时按下按钮,不约而同地答道: “此题选第一个。”

    负责人:好吧,没有一点难度在里面呢,真的是,即使用上函数变量,也没有一点难度。古代的平民百姓似乎都是农耕为主,想想也应当是农民为上,古代农业落后自然不可能,重农抑商……那更不可能。

    【第五题,请听题: “二重证据法”是指文献和考古相结合的方法,是综合利用"纸上之材料”和“地下之新材料”的历史研究方法。以下相关史料的比较研究,最符合“二重证据法”的是?

    A.远古女娲造人的传说与汉代画像砖上的女娲像

    B.《回忆姜寨遗址的发掘》与陕西临潼姜寨遗址

    r />

    D.《史记·殷本纪》与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卜辞】

    众人: “啊?

    赢政看着这道题,目光移到旁边的扶苏身上,扶苏摇摇头,有一些他也未曾听过。

    "纸上材料应当是文献典籍,地下新材料应当是文物,此‘二重证据法’应当是说文物和文献典籍之结合,所以应当是选第四个!"朱元璋对此题势在必得,直接抢答,他哈哈大笑起来, "定是此答案!"

    【回答正确,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、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。文献史料包括文献典籍等等,实物史料包括遗址、建筑、陵墓、文物等等,相对于另外两种史料来说,更能真实地反映历史,因此实物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,同时证明是文献一些历史是否可信。】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文献典籍都会带上编撰者的个人思想,而且有一些文献还加了一些应当并不存在的事情。”武则天想起《旧唐书》和《新唐书》的区别,看着《新唐书》的一位编撰者——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,意有所指, “毕竟后人也并不是亲身经历过的,怎么就跟前人所写的史料存在差异呢?明明是历史,就不应当改变。"

    她微微一笑,语气温和: "不知永叔您此有什么高见?"

    欧阳修轻轻咳了两声,答道:“大抵是传着传着谬传了一些并不存在的事情,自然,结合历史文物来看历史是一个好方法。”武则天移开她的视线,点点头: “是啊,这样就能够将一些谬传的事情给纠正回来。”

    气场好强,不愧是千古第一位女皇,负责人连忙往旁边挪几步,这算是不是在编排别人结果被正主看到,直接火葬场了。事实告诉我们,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乱编不会被别人打,实际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看见了。阿门。

    【第六题,请听题:王安石变法以“理财”、 “整军”为中心,涉及政/治、经济、军事、社会、文化各个方面。变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?

    A.解决藩镇割据的基础,以巩固统一

    B.整顿政/府官/僚机构,提高行政效率

    C.消除国家边防压力,解决财政危机

    D.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,富国强兵】

    说起来王安石变法,王安石变了个什么法,变法的背景是什么

    来着?

    负责人大脑看似一片空白,实际上是真的空白,他看着题一时半会都没想起来,这道题别的人都不会答吧,只有王安石那个朝代的人会应该。

    然而一个都没有出来,再一看当事人,自己都忘了自己干了什么,在地府待久了是不是记忆力都不太好啊,看这都几个了。

    当时北宋因为变法闹得还不可开交,一个司马光,一个王安石,两个党/派的代表人在朝廷上争得不可开交,直到宋神宗去世,高太后听政,任用司马光为相,新法全部被废除。

    负责人偷偷摸摸地找到变法的背景和标准答案,恶补了一下历史,不然跟他们聊天都会聊着聊着一脸迷茫,答也答不上来。见没有人回答,无奈之下,王安石只得站出来答题:"此题选第四个。"

    他说完就跟着司马光两个继续讨论当年的变法到底有什么弊端,有什么成效,当时两个都是当事人,身在局中并不能看清楚这件

    事情的全貌,如今跳出来,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反思,两人冰释前嫌,一起研究当年的变法。

    简直跟个现代的史学家一样,用旁观的角度去看,仿佛自己并不是当事人一样,要是让当年的那些官员看到两人其乐融融地讨论一些事情,怕是觉得自己走错地方。

    【回答正确,在庆历新政失败以后,北宋依旧处于积贫积弱的局面,朝廷内外都渴望改革,这时王安石提出改革,实行新法以加强对国家的管理和控制。】

    现在涉及到具体事情的怎么都是当事人来回答问题,别人怎么不出声,负责人坐在一旁看着史书,才意识到这件事情。

    【第七题,请听题:"《明会典》卷二《皇明祖训》载: ‘自古三公论道,六卿分职,并不曾设立丞相。自秦始置城乡,不旋锺而亡。汉、唐、宋因之,虽有贤相,然期间所用者,多有小人专权乱政。’为此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?

    A.三省并立

    B.削弱敌方

    C.废除丞相

    D.设立内阁”】

    朱棣比朱元璋还要早先按下按钮:"这题选第三个,父皇他废除丞相。"

    话音未落,便收到朱元璋的视线,他动作僵硬地看向朱元璋: “父皇,有何事要跟儿臣说的吗?”“无事,就是想要问问你,靖

    难之变是什么回事?”朱元璋看着朱棣。

    朱棣: "……"

    旁边的建文帝朱允蚊悄悄地坐在一旁,不想参与这件事情,他后面才知道朱棣即位后干的事情。

    【回答正确,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爆发,朱元璋意识到相权过大,皇权旁落,同年废除丞相制度,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。】

    胡惟庸案?这个词怎么有点耳熟,是不是明初朱元璋杀了几万人那个案子?

    002冷不丁地在负责人身后出声:"嗨?还记得我吗?"

    "记得,你就算是魂飞魄散我都记得,啥事情啊。"负责人没有回头,边翻卷子边问,"你这个时候才来凑热闹?"

    "可不是嘛,哦对了,胡惟庸案是不是牵扯到一大堆人?"

    负责人: "是啊,这算是明初四大案之一了,挺有名的,都是洪武年间的事情,胡惟庸案, ‘空印案’,郭桓案还有蓝玉案,晚明还有三大疑案呢,梃击案,红丸案还有移宫案,不仅如此,天启帝那段时间还有天启大爆炸。"

    他说着说着,看着002,发自真心地问道: “为什么明朝的案件这么多,明初四个,晚明三个,还有一个找不到原因的大爆炸?"

    “我也不知道啊,哦对了,天启大爆炸是啥回事啊?”002眨巴眨巴眼睛, "我都不记得了,好像就是我之前待过的时期。"天启大爆炸啊,根据史料记载,当时的爆炸中心产生蘑菇云,跟个核/武/器爆炸一样,爆炸波及的范围几乎遍布整个皇城。至此王恭厂在历史上留名。

    “就一个突然的爆炸,大得在历史上留名,感觉还是挺恐怖的。”负责人看着当时的记载,着实有一些胆战心惊,这个蘑菇云让他想到了一些不太好言说的事情。

    【第八题,请听题:明代内阁辅臣大多科举出身,他们常以儒家的治国原则来检验皇权行使是否得当。如有不当,便要向皇帝进谏,或利用手中的封驳权来加以阻止。若“进谏”或“封驳”无效,阁臣可以引退辞职。这反映了?

    A.内阁的设置利于减少失误

    B.部分皇权转移到内阁手中

    C.内阁不是中央正式行政机构

    D.内阁对皇权的有明显的制约。】

    有人直接:"第一个。"

    还没等反应过来,已经传来“回答正确”这四个字的声音。

    负责人手上的资料还没有捂热,就要看下一个,他跟002说道: “有没有一种可能,我们压根没有插上嘴的机会?”“你说得对,所以,题目难度要加难吗?”002翻翻题, "后面都是涉及到近代现代的,肯定不能用(注),准备换题了吗?"

    “还有几道题就是地理了,没关系的,直接用就行了。”负责人满不在乎地准备看那群人答地理题, “还好不是投影到各个朝代的位面去,不然给刘彻一张现代世界地图,他能直接跑到更远的地方去。"

    002: "有什么影响吗?"

    "没有,就是在那一个平行时空的历史被改变了而已,不会影响到现在的时间线,但是现在时间线的刘彻,之前看到星空非常感兴趣,说是原来还有这么广袤的空间,你说给历史上的他一张地图难道不会直接霸占全球?"负责人盯着002。

    他接着假想: "哦,按照当时的科技发展,全球应该不会,但是欧亚大陆应该可以一试。"

    【第九题,请听题:明清时期,一些地方出现了“以地域为中心,以血缘乡谊为纽带,以会馆、公所为其在异乡联络计议之所的、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”。这反映了此时期?

    A.经济重心的南移

    B.商品经济的繁荣

    C.工商业市镇兴起

    D.工商皆本思想形成】

    不小心点到按钮的李世民有些尴尬,他对这方面不是特别了解,只能盲猜一个答案,结果可想而知,没有回答对。负责人竟是有一点点兴奋,这回终于有人答错,也不知道公布答案是怎么个公布法。

    很快他知道了答案——

    【此题回答错误,应当选择B选项,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,明清时期商业发展,出现一些商帮,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,所以应当选择B项,后两者材料中并没有展示出来,因此排除掉。】

    真贴心,还带解析的,是不是从哪个卷子薅下来当题,而不是学校老师自己出的题,这样明显的解析按照

    常理来说都是从别的地方整出来的,学校自己出题直接一个答案就没了,全靠老师自己说为什么选这个。

    【选择题部分结束,接下来进入第二部分,非选择题。】

    听到这里,负责人匆忙跑路,他这辈子都不想看到历史的非选择题,全都是解析和历史短文的双重形式。

    文科要写的好多啊,不想写。

    说起来薛步婉那边怎么样了,负责人跑到一旁去,看薛步婉那边的样子,不如他所料,薛步婉也在痛苦地看着上面的题,努力思考这个历史短文到底怎么写,从来没有跟他们说要写历史短文这个东西。

    跟这样一个历史题打交道,题目平等地让所有人头疼,无论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。他准备回头去看看到底是什么题,还没有见过题目呢。

    回去以后才发现这题目投影到众人头上,字还非常大,生怕有人看不见一样。

    【非选择题第一题,材料,回答问题。

    材料:春秋战国时代,社会急剧变化,许多问题尚待解决。到战国时期,社会上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,如(注).…】如果让他重选一次,他一定不会回到这里看历史题。论一个理科生如何崩溃,啥都不会就让他去写历史题就好了,总能让这个理科生崩溃。

    遇事不决,就看答案,答案……完了,他也看不懂。

    "论题:XXXXXX,阐述:xxxxxxxxxxx"看不懂,放弃!往下翻翻居然还有第二题!

    【材料一

    今之中正,不精才……高下遵强弱,是非由爱憎。随世兴衰,不顾才实是以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势族。

    ———

    《晋书·刘毅传》

    材料二

    大唐贡士之法,多循隋制。上郡岁三人,中郡二人,下郡一人,有才能者无常数……到尚书省,始由户部集阅,而关于考功课试,可者为第。

    ——肚佑《通典》

    (1)指出材料一、二描述的选官制度。(4分)

    (2)与材料一相比,材料二选官制度有何创新之处?并结合所学知识,说明其历史作用。(10分)】

    当场一个地铁老人手机jpg,负责人精神恍惚了,他看到

    薛步婉答完以后精神也有些恍惚,旁边的文科生们,大家都是半死不活的样子。

    【薛步婉拿着手中的历史卷子,问身边的文科生: "那个历史短文是什么?"

    “就短文啊,不过你别问我,我也不会,我们之前也没怎么练过这个历史短文,突然就考上了,跟我们没有关系!”那个文科生双臂张开,让她看身后的文科生大军, ”我们也懵了!"

    在这人的身后,一群仿佛行尸走肉的文科生正在看着手中的历史书,怀疑人生,看上去精神状态十分堪忧。

    理科生这边心态还好,不是自己主要学的科目,历史考成啥样也不会有历史老师追到后面“给我回来,我非要你来体验一下历史应该怎么学”,算成绩也不会算在这里面。

    因此薛步婉看到谢不晚神清气爽地出来,翻开他崭新的地理书,准备抱佛脚,免得到时候一道题都不会写,起码还是得个四五十分吧,好歹学了半个学期的,就算是半个学期没有学,应当也不至于创下他地理成绩最新记录。

    理科这边一个比一个神清气爽,文科这边一个比一个苦大仇深,看得薛步婉都想跟文科生说: "哎,没关系,物理一来,理科生也会跟你们一样,这件事情只不过是谁先比谁死得早而已。"

    "这是啥啊?"谢不晚的声音传来,听上去像是在怀疑人生, ”这真的是我学过的东西吗?"

    听这情况都知道是什么情况,薛步婉已然放弃挣扎文科,她选择看理科去,今天下午还要考呢,需要背的都一箩筐,再不抱佛脚就来不及了,真的是。

    谢不晚找到薛步婉,拿着地理书神情认真,准备向薛步婉讨教讨教: "我想问一下,这是什么?"

    薛步婉瞥了一眼,发现是地理,上面的好像还是分班之后才学的内容,换作她,也不会,也不知道谢不晚为什么会问“学没学过"这个问题,分班前学过的和分班后学的,本来就是两码事,怎么可能连学没学过都记不得了。

    她向谢不晚做了一个手势,请他自己去找隔壁的文科生请教:"这个问题我没有办法回答你,因为这个其实不是我们分班以后学的东西,所以你找我,没有用!"

    听了他的话,谢不晚看着自己手上的书: "那哪里

    是我们学过的?"

    "你没记笔记?"薛步婉再度被谢不晚震惊,她赶紧拿过谢不晚的地理书一翻,果不其然,谢不晚这位兄弟的地理书,一个字都没有写。

    不对,写了,只写了名字。

    地理书被抛回他的主人手里,谢不晚看着薛步婉的动作,十分迷茫: "怎么了?"

    “你连笔记都不做,你还想考试?想啥呢你,异想天开都不带这样的。”薛步婉无语地望着谢不晚,语重心长地跟谢不晚说道, "听我一句劝,你不会地理你就别看了,去看生物好不好,今天还要考生物呢,你把你的主科目放在哪里了?"

    谢不晚满不在乎:“区区生物,不值一提。”

    薛步婉:"……"

    行吧,到时候谢不晚不要考完以后痛哭流涕说自己应该早点复习生物,真的会火葬场的那种程度。】

    负责人感叹一声,当代的学生们啊,果然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人,拿到卷子之前绝不会知道出题人给他们怎么样一个惊喜,是难

    还是简单,谁也不知道。

    不过这件事情……没救,越不在乎,越会给你来一刀,别问为什么知道,纯属是当年吃过的亏太多了。屡教不改,说的就是当代高中生,大意考题的难度,知错了吗?知道错了,下次还敢!就是不听劝,高中生嘛,永远年轻,永远热泪盈眶,永远屡教不改,永远不撞南墙不回头。

    隔壁也写完历史了,准备等一场考试——地理,地理这项学科,古代也是有的,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答对一些。

    地理这玩意先前也没有人说过,也没多少人看过,历史上的地图和现在的地图又是两个样子,况且大部分都是用的世界地图。【薛步婉好心好意地跟谢不晚提醒: "有没有一种可能,咱们其实不是文科生,主要的还是要考物化生?"

    “我知道啊,但是我都复习这么久的生物了,也不急一时半会吧,还不如直接开摆,反正会的一定会写,不会的就是死也不会了。”谢不晚看得非常开,他还想要说些什么,看到远处迎面走来的监考老师,马上闭上嘴。

    好死不死,这一趟地理考试的监考老师恰好就是他们班的生物老师,而谢不晚坐在第一排,无时无刻都在感受到生物老师那目

    光。

    薛步婉坐在最后一排,努力让自己不笑出来,这个时候还没有严令禁止说话,她身边也是他们班的同学,跟薛步婉说道:“考试的时候最尴尬的是什么呢?是你大言不惭,说某一科目的卷子一定很简单,然后那一科目的老师就成为你的监考老师。"

    "不不不,这还不算最尴尬的,在此基础之上,你还得再加一个,当场考试科目还是大言不惭的那个科目,所以……谢不晚,祝他好运吧,听说生物也是他监考。”薛步婉拿着两支中性笔,一支2B铅笔,摆出烧香的姿势,在后排小幅度地为谢不晚祈福。

    “阿弥陀佛,祝他好运。”】

    这个样子非常具有学生特色,拿笔当高香,对着学霸拜一拜,得一个心理安慰罢了。

    通常会在大考之前流传这种事情,学霸们会直接抱团取暖,匆忙跑路,别让其他人拜他们,不是怕什么,而是看得非常尴尬。恨不得抠出一整栋教学楼的那种。

    【薛步婉接下来的考试也是一个比一个离谱,题目的难度跟原先说好的不一样啊,本以为这一次考试应当会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机会,毕竟有学校提前分科了。

    结果事实证明,人家压根没有管你分不分科,该难的就是让你难,别说什么有些学生半个学期没有学,反正你就是要考。

    我们不仅要给你最好(难)的题,还要给你最好(逆天)的待遇——什么文理分不分科,什么高一不高一,都给我用高考模式的题目难度来。

    第一天的历史和地理让文科生的精神状态变得堪忧起来,后面的理科让理科生裂开来,语文数学英语这种暂时还不分科的科目,更是一座大山。

    谢不晚在历史考完之后说“区区生物,不值一提”,考完生物之后只觉得自己当时脑抽了,干嘛不好好听薛步婉的建议,非要去嘴硬说生物就那样。

    拿到卷子就被生物重重一击。

    考完以后,谁也不想再看到这些题,只感觉这一次的考试绝对考得不咋样。

    连薛步婉住校生收拾自己的床铺的时候,还听见隔壁宿舍有家长在那里问:“你这次考得怎么样?”

    她悄悄地跟室友一号二号吐槽: "这个题大家考得心态都快崩了她还在问呢?"

    "人家家长又不知道题到底难不难,问问也

    是无所谓的事情。"二号面不改色地答道, “就是……这个题真的好难啊。”】

    地府这边也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室息感,拿着题和答案继续钻研,负责人都没有给他们批改卷子,如果是批改,看着上面那一堆红艳艳的"X",换做谁都心梗。

    背诵默写天团的诗人词人们当时看着语文的文言文题,默写题还有诗歌鉴赏,自以为自己对这些题势在必得,结果除了默写题,其他的没几个答对,诗歌鉴赏让作者本身都觉得这应当不是自己写的。

    跟之前曹雪芹写《红楼梦》的理解题一样。而这一次,曹雪芹在名著的题上又被题坑了一回。

    负责人非常地心疼他们,但也没有多大的办法,题目毕竟不是他出的。

    【全市统考出成绩的时间非常让人“安心”,很符合速度,考完没两三天,薛步婉还没有反应过来,他们的查成绩软件上已经出了成绩。

    同时家长群也发了成绩单,不仅有各科分数,班级排名年级排名,甚至——还有全市排名。

    班主任还煽风点火补充了全市重本线和本科线的划线,这个寒假是一个注定不会安生的寒假。

    薛步婉看着自己的成绩,已经看到那无休的寒假在向着她招手。

    她扯了一张卫生纸,当作手帕在那里抽噎: "这样子我还不如不放假呢,可恶啊,这个寒假有放的必要吗?"】

    “寒假为何没有放的必要?“李世民正在看放假时间, ”这放的时间不是还挺久的吗?比之前的好多了。”

    "这就不得不提当代高中生的寒假了,从放假的那一天起,就要开始写寒假作业,去课外补课班补课,到了春节时间,虽说补习班不上课,但是过年大家都忙得要死,没有任何休息时间。"

    负责人如数家珍,他搓了搓手:“过年的时候还有七大姑八大姨来问你学习怎么样,生活怎么样,一切都要知道,然后再说自己家里的孩子,隐隐地在那里攀比。还不能放烟花,燃爆竹,没考好呢……家里人还要让趁着假期弯道超车,因为开学还有开学考。"

    说白了全年无休,这般说来,竟是有了一些兴趣,他倒是要看看这后人的寒假和春节到底是怎么一般景象。

    【薛步婉回到家以后,看着自己爸妈,

    不由得犯怵:"呃,大家都没有考好,这不怪我啊。"

    "什么就不怪你?你自己看看你自己考多少分啊?考得这个样子,你还说不怪你?别人都能考那么高的分,你给我好好补课去,开学考试要是再给我考不好,拿你是问!”】

    薛步婉妈妈的声音被实时传到地府里面,还是4D环绕级别,让所有人身临其境,深刻地感受到当代家长的教育理念。

    "……朕知晓了。”李世民被声音震了一下,不动声色地揉揉受到伤害的耳朵,“都是这般对待的话,那假期的确不是多好的体验。"

    甚至可能过得还不如在学校住校。

    接下来地府的命运有些堪忧。

    【"听见了吗?寒假就别想出去玩了,人家都在学习,你还想着玩!"

    薛步婉:我的老天爷,救命啊。】请牢记收藏:玫瑰小说网,网址www.meiguixs.net 玫瑰小说网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
举报错误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